Products

产品中心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more
首页>技术文章>SF6气体密度继电器注意事项

技术文章 Article

SF6气体密度继电器注意事项

点击次数:1130 更新时间:2020-07-10

SF6气体密度继电器注意事项

SF6气体密度继电器的运行技术原理:

   1、它是以密封在波纹管的外侧的与断路器中SF6气体连接的SF6气体包,通过以中轴为支撑点的杠杆,与密封在波纹管外侧的标准气体包进行核对,带动微动开关电触点动作,实现其发信号和闭锁等功能.

    2、当断路器退出运行时,而且断路器中SF6气体在额定密度或压力时的温度与外界环境温度相等时,波纹管1外侧SF6气体的状态与波纹管2外侧标准SF6 包3的状态相同,以轴5为支撑点的杠杆6保持在某一平衡位置,使微动开关电触点4在打开位置,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两侧的SF6气体的压力同时发生变化, 因此,作用在以轴5为支撑点的杠杆仍然保持在某一平衡位置,微动开关电触点4仍然保持在打开位置不变.

    3、当断路器退出运行时,而且断路器中SF6气体的温度与外界环境温度相等时,如果断路器泄漏SF6气体,波纹管1外侧SF6气体的压力将会减小,波纹管 2外侧的标准SF6气体包3的压力保持不变,杠杆6失去平衡,其结果两端将会发生逆时针转动,达到新的平衡位置,漏气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使微动电接点4不 同功能的电触点分别闭合,发出不同的指令或信号,实现其不同的功能.

    4、当断路器退出运行后,如果断路器内部SF6气体的温度与外部环境温度达到平衡时,其指示的密度或压力值将不随外部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当环境温度升 高时,断路器内部SF6气体的温度也随着升高,压力也随之增大,弹性金属管1的端部向4的方向移动,有带动指针向密度或压力值增大的方向移动的趋势,但 是,由于双层金属带3随环境温度升高而伸长,其下端向5的方向移动,那么,两者的变化量*抵消,其结果是指针的指示值不变,即:自动折算到20℃时的密 度或压力值保持不变,反之,当环境温度降低时,指针的指示值也保持原来的密度或压力值不变.

 

SF6气体密度继电器注意事项:
SF6气体密度继电器只有在断路器退出运行时,而且在断路器内外温度达到平衡后,才能准确测量出SF6气体的密度值;断路器运行时,如果断路器泄漏SF6气体,由于温升的作用,要比断路器退出运行时泄漏更多的SF6气体,才能够使密度继电器的电触点闭合。
SF6断路器密度表或密度继电器的校验,就是利用仪器自动折算出20℃时的SF6气体压力值,显示出各种温度和压力下的密度值,与仪器模拟的各种压力进行比较,以观察电触点的接触情况,能否在低压的规定值内发信号或闭锁断路器,来判断SF6断路器密度表或密度继电器的好坏。
在对SF6断路器的密度表和密度继电器的校验过程中,发现多台断路器的密度继电器不合格,而尚未发现密度表不合格现象,造成密度继电器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SF6标准气体包由于带着一根长长的细铜管,在安装或检修过程中,由于铜管的弯折或碰撞等原因造成标准SF6气体包内的压力增大而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密度继电器波纹管损坏,造成密度继电器的标准气体包漏气,当断路器泄漏SF6气体时,C1-L1和C2-L2接点不能接通,致使密度继电器失去作用,严重威胁设备的安全运行甚至是系统安全,建议将密度继电器更换为密度表,一方面可以减少SF6气体管道和接头,即减少SF6气体泄漏的机率;另方面可以提高设备的运行可靠性。
在现场的实际工作中,给断路器充SF6气体时,经常有人认为多充些SF6气体,可以防止发补气和闭锁信号,确实,如果气体的压力充高些,会减小发补气和闭锁信号的机率,但是会加重断路器的各密封处的负担,有可能使断路器的密封处损坏,发生漏气现象,所以不提倡将SF6气体压力充高现象,应严格控制在标准以内。

 

SF6气体密度继电器基本参数:
标称外壳尺寸:100
精度等级: (EN 837-1)
使用温度 :20 °C时为1.0
使用温度: -20 °C...+60 °时为2.5时
压力范围:(EN 837-1) -0,1/+0,9 MPa
使用温度:-40 °C至 +70 °C
温度影响补偿:由温度导致的测量介质SF6的压力变化可在 –20 °C 至+60 °C范围内补偿
校正压力 PC:在0.3至0.55MPa间选择。 温度补偿也适用该压力范围。
填充压力 PF:在0.4至0.6Mpa间选择。
保护等级(EN 60529 / IEC 529) IP 54 用于未填充仪器(室内) IP 65 用于填充仪器(室外)

 

尊敬的客户:
感谢您关注我们的产品,本公司除了有此产品介绍以外,还有
变频串联谐振,串联谐振试验装置,变频串联谐振耐压试验装置,变压器油耐压测试仪高压绝缘垫短路接地线继电保护测试仪高压核相仪等等的介绍,您如果对我们的产品有兴趣,咨询。谢谢!

返回

苏公网安备 32102302010563